2、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在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微技能,应如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从高考阅读的题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般阅读一篇文章后有5道选择题分别是主旨大意,推理判断,词义猜测,细节理解,和文章结构。那么从课程标准钟,我们也可以查阅到阅读的微技能包括: 扫描的技能、领会大意、绕过生词理解文章涵义、发现事实、把握顺序、利用语境、归纳总结和学会推测等能力。
那么作为英语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时, 将发展阅读各项微技能的顺序考虑进去, 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先发展难度较低的微技能, 然后进阶到难度较高的微技能,最后实现各种微技能的综合运用。这样,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比如说,
1. 培养预测能力
我们在上一堂阅读课时,通过读前活动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 找出阅读定位; 通过标题或关键词启发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 也可以在读完一段后预测作品的其余内容, 或在读完作品的大部分后续写结尾。在学生仔细阅读一篇文章之前, 可以让他们猜想一下会在文章中读到那些内容。
2. 了解主旨
指导学生将文章快速地读一遍然后找到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下列部分应该值得注意: 标题、副标题、有关作者的细节、摘要、介绍性的段落、每一段的第一、二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关注这些部分了解文章的主旨, 对文章有一个总体而非细节的了解。
3.关注细节
让学生扫描文章是为了寻找某些特定的词句而不是文章的整体, 关注的是细节而非主旨。当阅读一篇文章时,可能仅仅想找一个百分数或者某个特定历史时间的发生时间, 而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快速扫描可以更有效地找到这些信息。
4. 培养猜词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重要性。猜词的具体方法有: 利用构词法来辨认同义词、反义词; 利用关联词在文中的作用进行逻辑推断, 把握其在语篇层次上所起的连接、指代、反证等作用, 从而提高语篇分析能力。阅读文章的时候,告诉学生最好不要停下来查字典, 这会打断阅读进程和理解。通常随着阅读的进行,会理解这些原本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
5. 推理判断
告诉学生有时作者在文章里的表达并不是直接的, 作者会暗示一些东西并把它留给读者去推断和理解。当作者这样做时, 它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知识面比如专业或文化方面的知识。推断作者的意图在理解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有时是很重要的。 同时让学生关注文章的文体和结构,一旦理解了文章的结构, 学生会更清楚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文章的结构会受到作者意图的影响, 作者的意图可能是告知或者劝说, 他会根据他的意图来为文章选择一种结构或风格。此外,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态度并不一定是中立的或者客观的, 尤其是在他们试图说服读者同意他们的意见时。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文章的主旨或者提供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培养学生阅读的动力和能力, 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
评论